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微生物培养在250 mL锥形瓶中进行,培养基体积为50 mL,温度为30-45{}^{circ}C,摇床转速170 rpm,培养4-15天。在550 nm波长下吸光度为0.2的营养肉汤培养物(葡萄糖1%,营养肉汤0.8%)用作接种物,每瓶使用1 mL。研究中使用的基础培养基组成(%):MgSO₄0.1,KH₂PO₄0.01,CaCl₂0.01,FeSO₄·7H₂O 0.001,补充有酵母提取物0.05,可选择性地去除或替换为蛋白胨或葡萄糖/氯化铵。基本的碳源和氮源是完整的、脱脂的白鸡羽毛(1-6%)或其他角蛋白材料(1%)。培养基调至pH 7.2,并在121°C下高压灭菌20分钟。


为了确定还原剂对角蛋白酶生产和羽毛降解的影响,使用含有酵母提取物0.05%和鸡羽毛1%的基础培养基,并补充1 mM的亚硫酸钠、二硫苏糖醇或半胱氨酸。


还原剂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在Bioscreen C 微生物生长曲线分析仪(Labsystems)中测试,使用0.3 mL营养肉汤,补充有0.5或1 mM的亚硫酸钠、二硫苏糖醇、半胱氨酸、还原型谷胱甘肽或2-巯基乙醇。从获得的生长曲线计算延滞期持续时间(lag)、最大比生长速率(μmax)和最大生物量(ODmax)。


酶学测定


所有测定均在收集的培养液中进行,先通过Whatman 2号滤纸过滤去除羽毛碎片,然后在4°C下以10,000 g离心10分钟。为了测定二硫键还原酶活性,也收集了细胞沉淀。


对可溶性角蛋白的角蛋白分解活性测定混合物包含:角蛋白溶液2 mg/mL(0.5 mL),Tris-HCl缓冲液0.05 M,pH 9.4(0.48 mL),培养液(0.02 mL),并在55°C下孵育15分钟。反应通过加入1 mL 8%三氯乙酸(TCA)终止。混合物冷却30分钟,以10,000 g离心10分钟,并在280 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一个单位的角蛋白分解活性(KU)定义为在1分钟内,每1 mL酶引起的TCA可溶性产物吸光度增加0.01。可溶性角蛋白根据Wawrzkiewicz等人的方法制备,通过将羽毛溶解在沸腾的DMSO中并用丙酮(比例1:3)沉淀。


蛋白水解活性的测定如上所述,使用2%酪蛋白溶液作为底物,在45°C,pH 8.6下进行反应。一个单位的蛋白水解活性(PU)代表在1分钟内,每1 mL酶引起的吸光度增加0.01。


对天然鸡羽毛的角蛋白分解活性测定混合物包含:精细切碎的羽毛100 mg,Tris-HCl缓冲液0.05 M,pH 9.4,含CaCl₂5 mM和叠氮化钠0.02%(8 mL)以及培养液(2 mL),在55°C下孵育4小时。可选择性地加入最终浓度为1 mM的还原化合物:半胱氨酸、亚硫酸钠或二硫苏糖醇。反应通过加入10 mL 8%TCA终止。混合物冷却30分钟,通过Whatman 2号滤纸过滤,并以10,000 g离心10分钟。在280 nm波长下测量吸光度。一个单位的角蛋白分解活性(KU/h)定义为在1小时内,每1 mL酶引起的TCA可溶性产物吸光度增加0.01。


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根据Carlberg和Mannervik的方法测定,在氧化型谷胱甘肽存在下,在NADPH存在下,于30°C在Tris-HCl缓冲液0.05 M,pH 7.0中进行反应。来自第四天培养的上清液,以及细胞匀浆或其离心后的上清液用作酶源。细胞匀浆通过将缓冲液洗涤并冷却的细胞悬浮液超声处理2分钟(循环0.5秒开/0.5秒关)获得。活性表示为在1分钟内,由1 mL(培养液部分)培养液或1 g干生物量(细胞匀浆部分)氧化的NADPH的微摩尔数。


分析测定


硫化合物根据以下方法测定:还原性硫醇-使用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DTNB)的Ellman方法;硫酸盐-涉及氯化钡的Kolmert等人的方法;亚硫酸盐-Kletzin描述的使用品红和甲醛的方法;硫代硫酸盐-Sorbo的使用氰化钾的方法。


培养液中的蛋白质浓度根据Lowry的方法使用Folin-Ciocalteu试剂测定,游离氨基酸使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根据Snyder和Sobocinski的方法测定。



相关新闻推荐

1、一步生长曲线可以说明什么的生长规律?一步生长曲线各期特点

2、基于Bioscreen C的丝状真菌生长曲线分析方法优化与验证​(二)

3、产香酵母筛选、生长曲线、耐受性及与酿酒酵母混菌发酵果酒的感官评价——摘要

4、乳酸乳球菌F44生长曲线、pH曲线、酸耐受、Nisin耐受和Nisin效价(二)

5、CSP-MDA-7/IL-24重组蛋白肝靶向肽-抗肿瘤肽的最佳表达条件(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