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对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Ⅵ型分泌系统(typeⅥsecretion system,T6SS)结构基因vgrG进行敲除,评估缺失vgrG后的细菌体外生长能力和致病力。


方法根据NCBI公布的Kpn vgrG序列和前后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出vgrG上下游同源臂序列并搭桥后克隆至载体pKO3-Km,重组载体导入Kpn感受态细胞,经同源重组获得vgrG缺失株ΔvgrG。通过PCR扩增出vgrG启动子加完整基因片段并克隆至载体pBAD33,导入缺失株ΔvgrG感受态细胞获得回补株CΔvgrG。将野生株WT、ΔvgrG株和CΔvgrG株在LB(Luria-Bertani)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并比较生长速度;不同菌株感染人肺上皮细胞A549比较黏附细胞能力;不同菌株感染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比较胞内存活能力;不同菌株感染小鼠观察小鼠的存活率(n=10)和肺脏细菌数量(n=6)。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结果经过同源重组获得了ΔvgrG株,经特异性引物鉴定相比WT株缺失了完整vgrG片段(2 487 bp),并在此基础上获得了CΔvgrG株。Kpn缺失vgrG前后细菌的体外生长能力没有显著变化[(1.40±0.10)vs(1.20±0.30),t=0.63,P>0.05],WT株黏度显著高于ΔvgrG株[(0.96±0.04)vs(0.38±0.05),t=9.72,P<0.05],CΔvgrG株黏度也显著高于ΔvgrG株(P<0.05)。细胞层面,野生株WT对A549细胞的黏附菌量显著多于ΔvgrG株[(5 367.00±318.00)CFU vs(4 067.00±88.19)CFU,t=3.94,P<0.05],CΔvgrG株黏附菌量也显著高于ΔvgrG株(P<0.05)。细菌感染12 h后,WT株在巨噬细胞中的存活率显著高于ΔvgrG株[(69.00±1.00)%vs(47.50±2.50)%,t=7.99,P<0.05]。动物层面,致死剂量感染小鼠后WT株组存活率显著低于ΔvgrG株组[(16.67±8.82)%vs(53.33±6.67)%,t=3.32,P<0.05];半致死剂量感染小鼠后WT株组小鼠肺脏细菌数显著多于ΔvgrG组[(4.97±0.06)lg CFU/g vs(4.05±0.04)lg CFU/g,t=12.27,P<0.01],CΔvgrG株组小鼠肺脏细菌数也显著多于ΔvgrG株组(P<0.01)。


结论vgrG不影响Kpn的体外生长,但参与Kpn对上皮细胞的黏附、抵抗巨噬细胞杀伤和对小鼠的致病力。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是一种机会性病原体,可引起多种院内感染和社区获得性感染,因其菌株的强特异性、广泛的耐药性和丰富的毒力因子库,目前已成为公共卫生的重大威胁。


细菌分泌系统是存在于细菌表面的结构,可使细菌与周围环境交换信息以获取营养物质并运输效应蛋白。因此,分泌系统可以调节细菌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目前,革兰阴性菌中已发现9种不同的分泌系统,从Ⅰ型(typeⅠsecretion system,T1SS)到Ⅸ型(T9SS)。Ⅵ型分泌系统(T6SS)于2006年在霍乱弧菌中首次发现,T6SS是一种跨膜复合物,用于将效应物递送至宿主或靶细菌。其作用过程类似于噬菌体尾部收缩的穿刺机制,将装有效应物的针头注入靶细胞,该系统的两种重要蛋白质:溶血素共调节蛋白(hemolysin co-regulated protein,Hcp)和缬氨酸-甘氨酸重复G蛋白(valine-glycine repeat G,VgrG)是可以由胞内转运到胞外的易位蛋白。


最近研究表明,T6SS可能在Kpn的毒力中发挥重要作用。而VgrG装置蛋白对Kpn致病性的直接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拟通过同源重组方法构建Kpn vgrG缺失株并进行体内外生物学功能评价,探究vgrG对细菌致病性的影响,这将为理解Kpn T6SS与致病力的关系并发掘Kpn新的防治靶点提供基础资料。


材料和方法


1.生物材料:


高毒力K2血清型Kpn由苏北人民医院整形烧伤外科前期临床分离并保存;大肠埃希菌DH5α及质粒pKO3-Km、pBAD33由本科室保存;人肺上皮细胞A549和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由本科室保存;6周龄BALB/c雌性小鼠购于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动物许可证号:SCXK(苏)2022-0009;严格按照扬州大学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的国家动物实验要求进行,本研究通过扬州大学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202407013)。


2.主要试剂:


高保真PCR酶、T4 DNA连接酶、限制性内切酶NotⅠ、SalⅠ和KpnⅠ(日本TaKaRa);同源重组连接酶(上海翌圣生物);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美国GIBCO);其他的生化试剂为国产分析纯。


相关新闻推荐

1、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绿原酸3种酚酸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制作用与机制(三)

2、雅鲁藏布江流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时空分布特征及与水体理化因子的关系

3、​酵母菌的耐糖生长曲线及耐受性分析

4、玉竹多糖-乳酸杆菌生长曲线影响因素

5、卷丹百合花中分离出的果胶多糖可促进人肠道双歧杆菌生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