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麦芽醇提物对肠道微生物的抗菌活性及体外的抑菌机制。


方法


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各微生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在不同时间点绘制麦芽醇提物处理前后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曲线。


通过荧光显微镜、结晶紫染色实验以及乳酸脱氢酶活性、碱性磷酸酶含量变化来探究其作用机制。

结果


麦芽醇提物对选取的8种肠道微生物抑菌效果明显,其中对大肠埃希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MBC均为25,MIC均为12.5 mg·mL~(-1)。经麦芽醇提物作用后,与对照组相比,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减弱,且呈剂量依赖关系;随着麦芽醇提物浓度的增加,在细菌暴露于2MIC的条件下,其细胞膜的破损程度相较于对照组比较严重;细菌乳酸脱氢酶活性也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肠埃希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碱性磷酸酶分别在3 h、6 h时活性最高,随之趋于平稳。


结论


麦芽醇提物对肠道微生物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主要通过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胞内物质外泄造成细菌死亡。


相关新闻推荐

1、细菌纤维素抗菌敷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重组鸭肠炎病毒一步生长曲线、基因组鉴定及稳定性——结果与分析、讨论与结论

3、新型广谱阴沟肠杆菌噬菌体ZX14的分离鉴定、生长曲线、体体外杀菌活性实验(五)

4、科学家只用一个卵细胞就培育出健康小鼠,都不需要精子了!

5、矿物油污染土壤中芳烃组分的生物降解与微生物生长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