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PMEC生长曲线的绘制
采用CCK-8法进行PMEC生长曲线的绘制。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第9代PMEC常规消化后进行细胞计数,以1×104个/mL的浓度接种到96孔板中,共分为6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孔中加入100μL完全培养基,置于37℃,5%CO2的培养箱中培养,分别于接种后1、3、5、7、8 d加入10μL CCK-8试剂,同时设阴性对照,用酶标仪测定450 nm处的吸光度(OD)值,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OD值为纵坐标,绘制PMEC的生长曲线。
1.3.4 IFA检测ZO-1蛋白分布
免疫荧光检测PMEC之间ZO-1蛋白的分布,具体步骤:将生长状态良好的第9代PMEC常规消化后进行细胞计数,以3×105个/mL的浓度接种到Transwell小室的上室中,并加入200μL完全培养基,下室中加入800μL完全培养基,培养6~8 d后,使用手术刀片和眼科镊将小室中的聚碳酸酯膜撕下并贴于载玻片上,随后将载玻片上的聚碳酸酯膜用免疫组化笔圈出并滴加无水甲醇于-20℃固定10 min,200μL PBS洗涤3次后,滴加200μL 2%牛血清白蛋白(BSA)-PBS溶液于37℃恒温培养箱封闭1 h,进一步滴加200μL(用1%的BSA-PBS溶液稀释)ZO-1抗体(1∶100),4℃孵育过夜;洗去一抗并在圈内的膜中滴加200μL(用1%的BSA-PBS溶液稀释)AF594山羊抗兔IgG(1∶200),室温孵育45 min后,200μL PBS洗涤3次;加入100μL(用1%的BSA-PBS溶液稀释)核染液Bisbenzimde(1∶2 000),室温避光显色10 min,200μL PBS洗涤3次后拍照。
1.3.5催乳素刺激PMEC
将消化下来的PMEC进行细胞计数,分为对照组及0.2 mg/L和2 mg/L催乳素刺激组,将细胞接种在12孔板上,每组3个重复孔,每孔加1 mL含10%FBS、2%抗生素溶液、50 mg/L庆大霉素、5 mg/L牛胰岛素、5 mg/L氢化可的松的DMEM营养液(不含EGF),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当每孔细胞达到70%聚集时,对各孔细胞进行换液,对照组的营养液与原营养液相同,催乳素刺激组的营养液为1 mL含10%FBS、2%抗生素溶液、50 mg/L庆大霉素、5 mg/L牛胰岛素、5 mg/L氢化可的松、0.2 mg/L或2 mg/L催乳素的DMEM溶液(不含EGF)。最后培养3 d,每天换一次营养液。72 h后收样,加入TRIzol或细胞裂解液提取核酸或蛋白。
1.3.6 IFA鉴定CK-18表达
将PMEC均匀铺在96孔板上,分为阴性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个重复,验证PMEC中CK-18的表达,待孔中细胞长到90%聚集时,弃去孔内培养液,常温PBS洗涤细胞2次并弃去。每孔加入预冷的无水甲醇,-20℃固定10 min,200μL PBS洗涤3次,弃去后每孔加入100μL的2%BSA-PBS封闭液于37℃,封闭1 h。弃去每孔液体,试验组每孔加入100μL(用1%的BSA-PBS溶液稀释)CK-18抗体(1∶200);对照组每孔加入100μL 1%BSA-PBS稀释液,37℃孵育1 h。200μL PBS洗涤3次后,每孔加入100μL(用1%的BSA-PBS溶液稀释)由YF488标记的山羊抗兔IgG(1∶200),于37℃孵育45 min。200μL PBS洗涤3次后,每孔加入50μL(用1%的BSA-PBS溶液稀释)核染液Bisbenzimde(1∶2 000),室温避光显色10 min,200μL PBS洗涤3次后,置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
1.3.7 RT-PCR检测CNS2基因的转录
使用TRIzol总RNA提取试剂从猪乳汁和PMEC中提取总RNA,并将其反转录为cDNA。采用PCR检测CNS2基因(GenBank登录号:GU827390.1)的表达。引物序列:F:5′-ATTGTTCCCAAGCGTAA-3′,R:5′-GAGACTGGAGCAGAGGC-3′。PCR体系(20μL):10μL 2×Es Taq MasterMix(Dye),7μL ddH2 O,25μmol/L上下游引物各0.5μL,2μL cDNA(100 ng/μL)。反应程序:94℃3 min预变性;94℃30 s变性,46℃30 s,72℃30 s,35个循环;72℃10 min。
1.3.8 Western blot鉴定CNS2蛋白的表达
将PMEC均匀铺在12孔板,分别用0.2μg/mL和2μg/mL催乳素处理3 d后,收取样品,在细胞中加入细胞裂解液,4℃离心1 500 r/min,10 min,取上清液。加入5×SDS上样缓冲液混匀后,105℃变性10 min,蛋白样品即制备完毕。同时提取猪乳汁蛋白作为阳性对照。
配制12%SDS-PAGE,电泳完毕后,将滤纸、分离胶浸泡于转膜液中20 min。将PVDF膜放于100%甲醇中浸泡5 min,20%甲醇中浸泡2 min。处理完毕后,将三明治结构放于半干转膜装置上,从负极开始依次是:滤纸、分离胶、PVDF膜、滤纸,盖上电极,接通电源,23 V电压30 min。
转膜完毕后,将PVDF膜置于平皿中,用10 mL TBST稀释的5%脱脂奶封闭PVDF膜,室温2 h。封闭完毕后,将PVDF膜置于平皿中,加入1∶500稀释的抗CNS2抗体4℃孵育过夜。孵育完成后,使用TSBT洗膜3次,每次10 min。最后加入1∶5 000稀释的山羊抗兔酶标二抗,室温孵育2 h。TBST洗膜3次,每次10 min。用ECL化学发光超敏显色A液和B液等比例混合,均匀滴加到目的条带处,曝光30 s,观察结果。
1.3.9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GraphPad Prism 8.0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作图。使用SPSS 26.0软件的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检查组间显著性。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以P<0.05表示差异显著。
相关新闻推荐
1、厌氧氨氧化法工艺之Anammox菌的生长速率影响因素研究
2、PLA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生物膜在牛奶和五香牛肉中的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