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菌株的初步鉴定


1.2.2.1形态学观察


将菌株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放置在30℃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0 h,肉眼观察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度、边缘透明度与颜色等培养特征。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难以看清细菌的形状和结构,因此,需要通过革兰氏染色、芽孢染色、荚膜染色和鞭毛染色等方法,将菌体染上颜色,从而借助颜色的反差作用观察菌体形态。经染色后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革兰氏染色、形状、荚膜、芽孢以及鞭毛等菌体形态。


1.2.2.2生理生化鉴定


主要选择了糖或醇类发酵试验(葡萄糖、甘露醇、阿拉伯糖、蔗糖、麦芽糖)、温度生长范围、pH生长范围、需氧性试验、硝酸盐还原、吲哚试验、硫化氢产生、明胶水解、酪素水解、淀粉水解、酪氨酸水解、耐盐性试验、过氧化氢酶的测定、卵磷脂酶的测定、甲基红试验、V-P试验、石蕊牛奶反应、溶菌酶抗性试验以及在pH 5.7的营养肉汤上的生长等19项试验进行检测,具体试验方法参照《微生物学实验手册》和《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1.2.3细菌16S rDNA鉴定


将细菌16S rDNA鉴定的通用引物作为上下游引物,以提取的菌株总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20μL PCR反应体系:ddH2O 13.7μL,10×Ex Taq buffer 2.0μL,5u Ex Taq 0.2μL,2.5mM dNTP Mix 1.6μL,上游引物(5′-AGAGTTTGA TCCTGGCTCAG-3′)1μL,下游引物(5′-GGTTACCTTGTTACGACTT-3′)1μL,DNA模板0.5μL。PCR反应条件:95℃预变性5 min,95℃变性30 s,56℃退火30 s,72℃延伸1.5 min,该步骤循环25次,最后72℃延伸10 min,于4℃冰箱保存。在进行DNA测序之前,检测PCR是否扩增成功。取2μL PCR扩增产物进行1%琼脂糖凝胶电泳,经溴化乙锭染色后,用凝胶成像仪检测。将PCR扩增产物送至上海美吉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16S rDNA测序。利用BLAST软件,将测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序列进行比对,通过MEGA6.0软件采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构建系统进化树。


1.2.4生长曲线的测定


细菌的生长要经过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对数生长期,细菌生长速率最快,对碳源的利用率也最高。因此,测定菌株的生长曲线,将对数生长期内的菌种制备成种子液,用于苯酚降解实验。挑取两个单菌落接种到富集培养基中,32℃、180 r/min放入全自动微生物生长曲线分析仪振荡培养30 h。以未接种的富集培养基做空白对照,在600 nm波长下,每四小时测定OD值,以检测细菌浓度。为减少误差,取两组平行实验的平均值绘制生长曲线。


1.2.5菌株的降酚特性


将平板上的单个菌落接种到富集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制成菌悬液。筛选菌株Y_1时,发现该菌在苯酚浓度1 100 mg/L时能良好生长。因此,将菌株在苯酚浓度1 100 mg/L、pH 7.0~7.2、接种量4%、温度32℃、摇床转速180 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以不含苯酚的无机盐培养基为空白对照,采用4-氨基安替吡啉直接分光光度法[34]测定苯酚浓度。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三组平行试验,取三组读数的平均值。依据苯酚标准曲线,计算出苯酚的降解率。


苯酚降解率计算公式:苯酚降解率=(接种前的苯酚浓度-生长消耗剩余的苯酚浓度)/接种前的苯酚浓度×100%


相关新闻推荐

1、桉油精在制备沙门氏菌鞭毛抑制剂有效浓度范围

2、宁夏引黄灌区稻蟹共作(EG)土壤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群落结构测定(二)

3、利用膜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和预采收钝顶螺旋藻的条件(二)

4、烟草青枯病菌的生长曲线及对不同复合药剂的敏感性测定(二)

5、ER阴性的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生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