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饲用酶工程科技创新团队系统阐述了饲用酶制剂对肠道微生物群组成的影响,提出了利用酶制剂调控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创新理论,为合理选择和科学应用酶制剂提供了理论依据。该综述文章发表在《微生物学进展(Trends in Microbiology)》上。


在畜牧养殖业中,多种酶制剂被广泛添加到饲料中用于提高动物饲料消化率和生长性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酶发挥的作用多与肠道菌群变化有关。然而利用特异性的酶调节肠道菌群进而治疗人类疾病及促进畜禽健康养殖的理论和研究却并未受到重视。


该文章综合分析了口服酶制剂对肠道微生物群落构成产生的深远影响,系统总结了酶制剂影响肠道菌群的三种主要方式,即直接杀死肠道菌、刺激特定肠道微生物增殖、干扰微生物网络。文章还阐述了酶制剂在调控肠道菌群中的优势以及在治疗人类疾病及促进畜禽健康养殖中的巨大潜力,综合分析了酶在改善人类及动物健康应用领域的挑战及解决方案,提出了通过构建靶向酶来精准调控肠道菌群的创新理论。


该研究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


(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相关新闻推荐

1、微生物强化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生长曲线试验:槲皮素通过抑制PPK1酶活性降低鲍曼不动杆菌耐受性

3、​人类胃肠道/人类泌尿生殖道样本采集

4、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绿原酸3种酚酸对腐败希瓦氏菌的抑制作用与机制(一)

5、不同浓度的乳铁蛋白对大肠杆菌生长抑制或促进情况——结果与讨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