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与分析


2.1噬菌体形态学观察


从采集到的水样中分离得到一株黄单胞菌噬菌体,根据图1-A所示,该噬菌体噬菌斑透明,直径约1~2 mm。经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形态观察(图1-B,C)发现,该噬菌体是一株长尾噬菌体,头部直径为(48±3)nm,尾部长度为(166±8)nm。根据ICTV国际病毒分类方法将其命名为vB_XaS_HDB2(简称HDB2)。

图1噬菌体HDB2的形态观察


2.2噬菌体宿主谱测定


方中达等通过5个最基本的鉴别品种(IR26、Java14、南粳15、Tetep和金刚30)对全国菌系联合鉴定,将国内黄单胞病菌划分为I、II、III、IV、V、IX 6个致病型,其中I型菌株有21个,占参试菌株的14.00%;II型菌株有23个,占15.33%;III型菌株有11个,占7.30%;IV型菌株有29个,占19.30%;V型菌株有41个,占27.40%;IX型菌株有25个,占16.67%。本试验使用6个致病型的17株黄单胞菌对HDB2进行宿主谱测定。由表1可知,HDB2可以裂解52.9%(9/17)的供试黄单胞菌菌株,其中对Xoo 2068、Xoo 1114、Xoo 1765的裂解效果最好,裂解范围包括了供试菌株的6个不同分型,说明该噬菌体宿主谱裂解的抗原范围较广,具有用于噬菌体鸡尾酒研究的潜力。


2.3噬菌体最佳MOI和一步生长曲线


由图2-A可知,噬菌体HDB2在MOI为0.01时效价有最大值,因此HDB2的最佳MOI为0.01。以时间为横坐标、噬菌体效价为纵坐标绘制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计算爆发量。由图2-B可知,噬菌体HDB2潜伏期为0~3 h,裂解期为3~5 h,5 h后进入平稳期,裂解量为44 pfu cell-1。

图2噬菌体HDB2的最佳MOI(A)和一步生长曲线(B)

图(A)中标注相同字母代表试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字母代表试验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lg”表示以10为底的对数。


2.4噬菌体耐受性测定


由图3可知,在4、20、30、37、40、50、60℃下水浴1 h,HDB2的效价无明显变化,在70℃处理下效价约降低0.8个lg,80℃条件下噬菌体效价急剧减少约7个lg,说明HDB2的耐高温能力较强。HDB2在pH为4~11的范围内效价基本保持稳定,在pH为3时效价大约减少5个lg,在pH为12时噬菌体完全失活,由此可见HDB2有一定的酸碱耐受性。把HDB2置于245 nm紫外灯下照射30 min,HDB2效价随时间的增长而逐步降低,25 min后效价低至不可检测,表明HDB2易被紫外线辐射灭活,保证了噬菌体应用的安全性。综上所述,HDB2是一株耐高温、耐酸碱、对紫外线较敏感的噬菌体,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图3噬菌体HDB2的温度耐受性(A),pH耐受性(B)和紫外耐受性(C)

图A、B中标注相同字母代表试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字母代表试验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lg”表示以10为底的对数。


2.5噬菌体基因组分析


HDB2是一株基因组长为43,697 bp、GC含量为54.31%的线性双链DNA(dsDNA)噬菌体。使用GCView对基因组进行可视化(图4-A)发现,HDB2预测有52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s),其中30个被注释为已知功能的蛋白(57.69%),分为4个功能域,分别是DNA代谢模块、裂解模块、包装模块、结构模块,其中16个为结构模块相关基因,8个为DNA代谢相关基因,4个为裂解基因和2个为包装模块相关基因;剩余的22个ORFs为未知功能的假定蛋白,这些蛋白互相配合,完成噬菌体复制、裂解宿主释放子代的过程。使用在线数据库对噬菌体进行分析发现,HDB2含有一个tRNA编码基因,不存在毒力基因、耐药基因,能够确定HDB2是一株烈性噬菌体,并且其具有应用的安全性。

图4噬菌体HDB2的全基因组可视化图(A)与ANI热图(B)

图A不同颜色代表不同功能的开放阅读框:未知功能的假定蛋白(蓝色),裂解模块(紫色),特殊模块(红色),包装模块(粉色),结构模块(棕色)。图B显示了不同噬菌体在基因组水平上的相似性,相似性取值范围为0~1,颜色越红,表示相似性越高。


将噬菌体HDB2在NCBI进行BLASTn比对发现,HDB2基因组与Septimatrevirus属噬菌体vB_ Xar_IVIA-DoCa8(ON932082.1)、vB_Xar_IVIA-DoCa1(NC_069745.1)及vB XooS NR08(OQ055246.1)核苷酸序列相似性较高,分别为97.93%、97.89%、97.55%,其覆盖度分别为95%、96%、97%。平均核苷酸相似度(average nucleotideidentity,ANI)是在核苷酸水平上比较2个基因组亲缘关系的指标。ANIm热图不同颜色代表不同ANI数值,颜色越红代表相似度越高。由图4-B可知,HDB2与黄单胞菌噬菌体vB_Xar_IVIA-DoCa8的ANI值最高,为97.74%,初步推断HDB2为Septimatrevirus属噬菌体。


2.6噬菌体蛋白网络结构图与系统发育树分析


利用vConTACT2.0从蛋白质水平研究噬菌体之间的亲缘关系。选取Millardlab数据库病毒序列合集进行共享网络分析。蛋白网络图每个节点代表一个病毒,节点之间的连线显示了病毒簇之间的相关性,图5-A黑色圆圈表示HDB2所在位置,图5-B中不同形状代表不同宿主的噬菌体,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病毒集群。图中共有19,790个节点和911,802条连线,代表了19,790个噬菌体之间的911,802个关系。HDB2位于VC7890病毒簇,与其中的42株噬菌体均具有强关联性。HDB2与其中的vB_Xar_IVIA-DoCa8、vB_Xar_IVIA-DoCa11等32个噬菌体都被归于同一个属(Septimatrevirus)。有10个噬菌体暂未有明确分属,剩下的1个噬菌体被划分为Kilunavirus属。通过系统发育树进一步了解HDB2与其他噬菌体的亲缘关系。系统发育树由结点(node)和进化分支(branch)组成,每一结点代表一个分类单元,而结点之间的线段长度和角度可以反映物种间的进化距离和时间,较长的线段表示物种间亲缘关系较远,而较短的线段表示物种间亲缘关系较近。对HDB2的末端酶大亚基进行BLASTp比对后,选取末端酶大亚基相似度较高的25株噬菌体构建系统发育树。由图5-C可知,HDB2与黄单胞噬菌体Samson(YP_010597508.1)位于同一进化分支,均属于Septimatrevirus属。综上所述,HDB2属于Septimatrevirus属的成员。

图5噬菌体HDB2蛋白网络结构图(A,B)和系统发育树(C)

蛋白网络图由19,790个噬菌体(节点)和911,802个关系(连接线)组成,图A中黑色圆圈代表HDB2所在位置,图B表示HDB2所在的蛋白簇,不同颜色的节点代表不同宿主的噬菌体,不同形状代表不同的种属。图C中不同结点代表不同的种属的噬菌体,线段长度对应进化距离。


2.7噬菌体抑制黄单胞菌试验


根据不同MOI加入相应效价的噬菌体作为试验组,通过混合液细菌浓度(OD600的吸光值)的变化评估HDB2对宿主菌Xoo 2068的防控效果。由图6可知,不同MOI下,HDB2抑菌能力具有一定差异。在前12 h内,各组的OD600值无明显变化;12~48 h,对照组的黄单胞菌进入对数生长期,OD600逐步增长。MOI为100、10、1、0.1时,试验组细菌在前24 h时生长趋势与对照组一致,但在24~36 h时细菌浓度逐渐降低,36 h时细菌浓度降到最低;36 h后细菌浓度再次增加,48 h时这4个试验组OD600值仍然低于对照组,说明在这4个MOI下,HDB2对宿主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且MOI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MOI为0.01时,虽然细菌浓度也出现了先增后降的趋势,但36 h时细菌生长速度加快,与对照组OD600差异不明显,说明HDB2在MOI为0.01时虽然对Xoo 2068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如高MOI的抑菌效果。噬菌体在MOI较低(0.001、0.0001)时,细菌生长趋势与对照组对比未见差异,说明低MOI对细菌几乎没有抑制作用。因此认为使用高浓度的HDB2会对黄单胞菌有更好的抑制效果。

图6噬菌体HDB2对黄单胞菌Xoo 2068的抑制效果


相关新闻推荐

1、测定代表性排放路径等级下噬藻体生长曲线、感染力指标——材料和方法

2、针对内毒素及微生物,分享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及环节管控重点

3、BspE 基因缺失对牛种布鲁氏菌体外生长、胞内生存、黏附能力的影响(二)

4、葡萄糖、乳酸钠对丙酸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二)

5、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测定方法及改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