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检查的临床意义

适用于浅部、深部的真菌感染。直接镜检,阳性表示真菌的存在,但一般不能确定菌种。阴性不能完全排除。

异常结果:浅部真菌(癣菌)仅侵犯皮肤、毛发和指(趾)甲,而深部真菌能侵犯人体皮肤、黏膜、深部组织和内脏,甚至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深部真菌感染肠道即表现为真菌性肠炎,可独立存在如婴儿念珠菌肠炎,或为全身性真菌感染的表现之一,如艾滋病并发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

需要检查的人群:有黏膜损伤,深部组织损伤,全身播散性感染,念珠菌肠炎,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等症状者


真菌检查的注意事项

采集标本时,要注意标本的质量,它直接影响检查结果,因此,采集多部位的损害可提高阳性率。

制片时,溢出的封固液应吸去,以免腐蚀镜头。

保持感染部位清洁、干燥有助于抑制真菌繁殖,促进皮肤愈合。感染处应经常用肥皂和水清洗,擦干后扑撒滑石粉。避免使用含玉米粉的粉剂,因为它能促进真菌生长。

不合宜人群:没有

检查前禁忌:注意正常的生活饮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

检查时要求:积极配合医生

相关新闻推荐

1、家蝇抗菌肽AMP-17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长,为解决铜绿假单胞菌耐药问题提供新思路

2、琼胶酶活性不动杆菌体生长、产酶曲线、酶解反应研究(一)

3、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PC79-13生长曲线、生物学特性、基因特征及快速检测法(一)

4、不同pH和菌体比生长速率对S.albulusM-Z18合成ε-PL的影响

5、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生长曲线的测定及盐霉素对其抑制效果(一)